1 概述

1.1 版本

服务器版本 功能变更
v6.9.1 文件缓存类型选择[OSS]时,下方的相关配置项和测试连接功能去除,移到“阿里OSS配置”界面

1.2 功能简介

针对2类对象进行缓存服务配置:知识项、数据。

2 功能说明


功能说明如下:
1) 硬盘交换区路径:配置知识项或者数据请求时在内存区超出最大对象数后,根据内存区对象淘汰算法淘汰的知识项和数据缓存的存放路径,默认配置路径在系统代码设计的路径中(Java.Io.Tmpdir),也可以自己设置存放路径,存放路径需要在HappyServer路径下,如:HappyServer\Tmpdir\,并且用户必须有可写权限;
2) 内存区最大对象数/容量:可以设置知识项和数据在内存中存放的最大个数/容量,超出内存设置最大个数时根据内存区对象淘汰算法将淘汰的知识项和数据缓存存放在设置的硬盘交换区路径中;(范围:1000-100000/1024MB-102400MB)
3) 硬盘区最大对象数/容量:硬盘交换区知识项和数据的最大存放个数/容量,超出设置个数时根据淘汰算法清除缓存;(范围:1000-100000个/1024MB-102400MB)
4) 内存区对象淘汰算法:可以设置内存中知识项和数据的淘汰算法,当内存区对象或数据超出最大设置时根据淘汰算法将内存区的缓存存储在硬盘交换区中;
5) 最大空闲时间:当缓存闲置时间超出设置时间会被自动清除;(范围60s-10000s)
非分布式环境下默认采用本地缓存模式,分布式环境下,可选择两种缓存模式:分布式缓存-redis、分布式缓存-redis(按需)。

  • 分布式缓存-redis:数据缓存在redis和本地缓存中,本地缓存没有命中时从redis上获取,适用于nginx等集群;
  • 分布式缓存-redis(按需):数据缓存在本地缓存中,按需(打印时)同步到redis上,适用于was等集群。
    选择分布式缓存-redis时,需配置:
    (1)本地缓存最大容量:可设置为1/3、1/4、1/6、1/8、1/10、1/16服务器内存;数据缓存超过设置的最大容量时根根据淘汰算法清除缓存;
    (2)Redis缓存最大容量:超过设置的最大容量时,根据淘汰算法清除缓存。(范围1024MB-102400MB)
作者:fancy  创建时间:2023-06-21 15:31
最后编辑:fancy  更新时间:2025-04-24 11:27